仲家-海膽與鮭魚卵蓋飯
從築地市場下車,捷運口還有工作人員發放築地的地圖,但其實跟著人群走就不會迷路了。
壽司店都集中在一個區域,所以非常好找。(像大和就在壽司大旁邊(6號館),大江戶就在仲家旁邊(8號館))
築地除了有名的壽司大與大和壽司之外,仲家也是許多人的口袋名單。
不同的是前者是握壽司,後者為海鮮丼飯,另外想要吃到前者需要非常有耐心
因為隊伍非常長且外面天氣不是很冷就是很熱
菜單都在餐廳外上,不會日文沒關係,跟點菜的婆婆說照片上的號碼就可以了。
價格非常親民,老張點了22號-一大片海膽加一大片鮭魚卵才1500yen。
剛好是鮪魚的產季,所以可以把中復肉換成肥滋滋的後復肉。
位置屬於狹長型,所以非常難走動。老張進去時還必須要側身才可以走到位置上。
要特別注意,因為位置有限,所以兩個人以上必須拆開,也不要要求店家刻意留位置要坐在一起。
畢竟位置很小又很少,排隊的人又多,真的不要提出無理的要求,會遭到店家與後面客人的白眼。
請尊重當地的用餐文化
整理照片時,整個是大吞口水,好想再來一碗壓。
滿滿的鮭魚卵與海膽,配上現磨的山葵與紫蘇葉,整個讓人食指大動。
只可惜飯是溫飯,老張還是喜歡海鮮配醋飯,但還是不減我對這碗海鮮丼飯的喜愛啦
鮭魚卵晶瑩剔透,這邊的鮭魚卵跟台灣的相比較小顆(強烈懷疑台灣很多是人工的),非常鮮甜。
本以為店家的調味比較重鹹,但完全不會,調味的剛剛好。
鮭魚卵在嘴中波波波,適度的鹹鮮味與不嗆口的芥末混合在嘴裡,整個很有滿足感。
真的要給築地海膽拍拍手和一百個讚。
除了海膽份量很有氣度之外,口感非常綿密,吃得到海水淡淡的鹹味與鮮甜味,完全沒有藥水的味道。
這是我吃過最甜的海膽,再配上一口紫蘇,味道又是截然不同。
最奢侈的事情就是飯混著鮭魚卵與海膽一口吃下肚。
又多了一種口感,混和著淡淡的海水鹹味與海鮮得鹹甜味,超滿足。
忍著魚腥味來築地吃超高貴不貴的海鮮丼飯超值得,一定要來試試看。
如果不是要排壽司大或大和壽司的話,9點多到築地就差不多了。
海鮮丼飯的份量可以飽到下午等吃下午茶,所以不要怕一個人吃一碗。
但築地好像有很多店家有每人需要點一份的規定喔。
---------加映場-----------
狹若家的三色海鮮丼飯
如果沒有時間到築地或無法接受魚腥味的捧友,可以到新宿歌舞伎町吃狹若家的海鮮丼飯。
飯也是溫的(為什麼丼飯都是溫的??),上頭的食材都比台灣好吃好多,所以可以嘗嘗。
但說實話,狹若家還是比築地差一截,海膽沒有比築地口感好,也比較不甜,但因為接近市區與平價,CP值還是算高的。